为什么高空作业车替代脚手架会成为行业趋势
提起高空作业,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悬空在几十层高楼上的“蜘蛛侠”,身背吊绳,悬在半空,随风飘荡,看着揪心,而愿意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哪一个不是迫不得已为生活所迫,一旦发生事故,一个家庭就毁掉了,每每看到这些因为高空作业而出事故的人们,就为他们惋惜。
他们没有蜘蛛侠的超能力,也没有通天之力,只是凭借着和我们一样的双手,在高高的梯子,脚手架,或者仅仅几根绳子的牵引下于十几米的高空之中表演“凌波微步”,完成各种作业。据统计,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中,高空坠落是比较的大主因(2015 年占比高达53.20%),相较传统脚手架,高空作业平台可有效保障高空从业人员的安全。
早在上世纪90年代,发达国家就已经研发采用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施工方法取代脚手架,从根本上解决了脚手架施工安全事故多、施工效率低、施工效益差、经济效益低等问题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,英、美、法、德、日等先进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脚手架禁用政策,这一制度将伤亡事故率降低了80%以上,高空作业车租赁施工法已经成为这些发达国家的主流施工方法,使用脚手架的工程已寥寥可数,这与我国现在大部分工程大量使用脚手架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。
对于高空作业车,好多业主和承包商有一个认知误区,认为采用高空作业车施工法会使成本加大,实则不然,安全=生产效率提高+成本降低+业务增长,尤其在当下,中国的人口红利已耗完,中国劳动力在萎缩(从2012年起)。人工成本在逐年提高,最早90年代一个民工,一天30-50元即可,2000年后,80-100元/天即可,现在民工零工基本都在200-300元之间,而且基本是60后、70后,这些施工人员,年龄偏大,无论在注意力和体力上都不能和年轻人相比,而80后、90后中很多人不愿再从事这种工作,人员断层严重。而一副脚手架最低配4人,按现行工价,每天800元,远高于高空作业车租赁价。再加上脚手架的拆装均需人工,耗时长,效率低下,在短期的小型工程如粉刷涂料、安装广告、门窗、机电行车检查等工作中,尤为突出。即便在大型工程如高架桥、城市立交等工种中,采用高空作业车也比用脚手架成本低。
总之,不论从安全,还是从成本、效率上讲,高空作业车租赁这种工法势必会应用的越来越广。
|